1.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仅存在于T形接头中吗?2.我觉得这个名字里面的角接似乎不是很合适,按我理解角接仅仅指的是L形连接,这个名字是不是取为对接与角焊缝组合焊缝更为贴切一点呢?3.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与一般的对接焊缝的区别是不是仅在于:前者是在后者的两侧补焊加强角焊缝呢?4.焊缝连接 接头形式可见附图
为什么是按V形 不是K形计算
第7天的第十题,上面的答案是说V形状坡口,根据钢结构规范的7.1.5条,这个阿发角是怎么取的?是不是根据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来取?另外根据s可以直接求得he,那么可以直接代入公式7.1.3-1,答案中为何还要乘以0.7的系数,从什么地方来的?还有正面角焊缝正应力计算,那个贝塔乘在ffw之前,与焊缝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无关?为何要在答案中乘以贝塔?请高手指教。
教材上讲“当正缝连接的强度低于焊件的强度时,为了提高连接的承载能力,可改用斜缝”并且当tga<1.5时,可不计算焊缝强度“,1.关于此部分,哪位能解释下?2.另外,这个问题跟考试那道题,需不需要计算折算应力是不是一回事啊?应该是吧?
请教一个问题,如图对接焊缝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哪里可以查到资料?为什么取腹板最远端185,而不是翼缘中心处?有的资料说忽略腹板焊缝偏安全,按上下翼缘拉压形成弯矩。如果那样的话,是不是应该翼缘对接焊缝平均值(中部)不应大于185啊?哪里搞错了?请高手,高高手们帮忙看看:handshake
1。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和角焊缝怎么理解?比如下图中的1-1,难道是采用了围焊和角焊?2。那个确定he的时候,用的是a角,而计算用的是B角,是不是投影后取最短的?3.怎么理解下面的规范?
钢规7.1.5条中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应按照角焊缝的计算公式,但如果完全焊透呢?因为在7.3.1注2中又提到,当腹板与翼缘的连接焊缝采用焊透的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时,其强度可以不计算。是否焊透后可以按等强考虑。请达人指点!
2009年真题钢结构25题 对接焊缝 答案用 t=V/Lw *t 来计算的 很多参考书的例题中 对接焊缝都是用的 t=VS/I*t 计算的 两种算出来答案是不同。鄙人钢结构知识浅薄 不知此两种情况在此题中是咋个区分的?
2009年一注专业考试上午第25题中,梁腹板与柱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真题答案解析计算剪应力是按τ=V/lwt计算,但有时候剪应力计算公式按τ=VS/Iwt=1.5V/lwt(腹板完全焊透熔透焊) 计算,请问下高手到底何时用τ=V/lwt计算,何时用τ=VS/Iwt计算?
本帖最后由 andyclus 于 2015-8-10 09:54 编辑 求各位大神 解答 27题 弯曲应力最大的地方应该在最上边缘或者最下边缘 M算出来应该是1039 求大神指点 答案给的弯曲应力最大的在1点处
《钢规》7.1.2中第2款要求计算对接焊缝的剪应力,但却没有给出明确公式。在张庆芳2014《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 疑问解答 专题聚焦》中P546给出验算公式为N/(lw*t)在施岚青2014《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P224 给出公式为τ=VS/It;究竟应该采用哪个呢。我个人觉得应该按施岚青的来,不知道对不对?
型钢混凝土柱,如图,柱翼缘厚度50mm,腹板厚度26mm,图示的两处焊缝是否都应采用完全熔透的对接焊缝,且为一级焊缝?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2版)中,P51表1.10-1中,项次4用τ=VS/(Iwt),项次5用τ=V/(hwt),为什么用不同公式?
陈静图 摘 要:随着建筑钢结构尤其是轻钢结构技术的飞速发展,薄板在实际工程中大量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明了超声波探伤工艺的关键技术要求及其在薄板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超声波探伤:缺陷:薄板:焊缝
大家给点意见?[ 本帖最后由 xzy021302129 于 2009-7-12 09:45 编辑 ]
钢结构对接焊缝中,应对板件边缘加工成适当形式和尺寸的坡口,以便焊接时有必要的焊条运转的空间,保证在板件全厚度内焊透,故对接焊缝又叫坡口焊缝。对接焊缝板边的坡口形式有I形(垂直坡口)、V形、U形、X形、单边V形、K形等。坡口形式随板厚和焊接方法而不同,应根据焊件厚度按保证焊缝质量、便于施焊及减少焊缝截面积或体积的原则选用。当焊件厚度很小时,可采用直边缝,即只在板边留适当的对接间隙即可。当l>6mm时,就需开坡口,以保证焊透。板件稍厚(约t=6~26mm)时,可用单边V形或V形坡口,P叫钝边,有托住熔化金属的作用;斜坡口和间隙。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