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项目管理的比较
http://www.tw103.com/articles/articlesshow.asp?id=674&ntitle=中国与美国项目管理的比较 摘要: 五、六十年代是美国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新的科学计划方法与大型建筑机械的使用,美国建筑工业生产率在1944年至1965年期间经历了每年3.4%的增长。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技术和环境复杂性日益增加,建筑工人 人工资成本增长过快,到了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美国建筑工业生产率出现了严重衰退,……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一直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美国,在项目管理实践上存在着很多区别,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比较 一、美国项目管理发展状况 五、六十年代是美国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新的科学计划方法与大型建筑机械的使用,美国建筑工业生产率在1944年至1965年期间经历了每年3.4%的增长。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技术和环境复杂性日益增加,建筑工人工资成本增长过
中国式管理”三大致命缺陷
不可重复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三百年间,一个最大的商业成就,就是诞生出了大量的大型厂商组织。在此之间,拥有几十人的雇工小作坊,就已经算是当时了不起的“庞大”商业组织了。 事实上,在传统的农业或商业文明时代,没有人会将小手工作坊看作是一个“组织”,因为人员少、品种单一、生产简单等等制约性的因素,老板与雇工之间是简单的、面对面的人际相处关系,因此,“管理就是管人”的定义显得恰如其分。那时,谁要是提出或使用组织结构、层次设计、绩效考核等等现代企业管理语言,就会让人笑掉大牙,或者说,它们在熟人式的小圈子里的手工作坊中,完全派不上用场。 但是,工业时代大型厂商组织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商业的管理逻辑。“人”在大型机器这个庞然怪物面前,显得是如此的无奈和渺小,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机器的关系;同时,老板与雇工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关系,面对成百上千的企业员工,假如一个老板不是特意想要见他的话,那么,这位员工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
中国项目管理师(二级)试题
中国项目管理师(二级)试题第一部分 实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风险识别方法不包括( )。(A)访谈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矩阵图分析2、( )不是质量检查表的用途。(A)制定质量标准 (B)控制质量 (C)分析质量问题 (D)评定质量3、随机抽样的方法不包括( )。(A)单纯随机抽样 (B)全数检验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4、项目技术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A)产品方案和资源利用是否合理(B)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是否先进、适用、安全可靠(C)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否符合生产技术要求(D)检测手段是否完备5、项目利益相关者,通过( )联系在一起。(A)费用 (B)组织 (C)计划 (D)合同和协议6、每年年末存入银行300元,若存款利率8%,则第7年末可取出( )。(A)2100元 (B)2673元 (C)2268元 (D)4050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