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
论文导读: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河道整治,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修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的增大,河流的管理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河流要发挥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传统水利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之间寻求相对平衡。目前河道治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河道渠道化,传统的护坡工程侧重于工程安全和人类单方面的需要,设计时往往采用不透水的硬质结构,对河流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因此修复河流生态和优化河流管理是保障河流健康的先决条件。基于这一观点,从河流健康的理念出发。对河流的现状、发展及治理进行分析。 1 河道现状 1.1 河道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河流管理方面,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仍有区域性的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水生态退化、洪涝灾害等问题尚待解决.流域多头
滇池治理进入生态修复期 2020年望恢复4类水质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6日向媒体通报,通过多年的治理工作,目前滇池治理正由污染治理向生态修复期转化。“我们要力争到2020年,让滇池实现4类水水质”。 滇池治理长期以来被昆明市政府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面开展环湖截污、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等六大工程。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李昆敏局长介绍,过去5年,滇池管理部门共对滇池周边实施退塘、退田4.46万亩,退房95.1万平方米,退人1.6万人,完成湖滨生态建设5.4万亩。同时,还对13条主要入湖河道开展了综合整治,使污染治理从末端延伸到了污染源头。另外,滇池环湖干渠截污和环湖交通建设也顺利开展。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昆明市5年来已累计完成滇池治理项目投资157亿元人民币。 通过一系列努力,目前滇池东岸、南岸截污干渠已闭合贯通,而滇池流域内新建的218座再生水利用设施和8座污水处理厂,每日可为滇池处理污水超过110万立方米。此外,通过面源污染治理以及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工程,滇池污染得到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