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特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不存在国家到地方的规划管控,其规划编制体系分为概念规划——总体规划两个层次。 概念规划是战略性综合规划,制定发展 原则和长远目标,确定全局性的功能分 区、中心等级、道路交通系统、环境绿 化、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内容。总体规 划确定土地使用用途、开发强度、基础 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的预留用地。此 外,新加坡将全岛分成5个规划区域55 个规划分区,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 核心分别编制开发指导规划,并将开发 指导规划的成果纳入总体规划。两个层 次的规划职能明确,概念规划解决宏观发展问题,超前引导各主要功能区和重 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并作为总体规划的 依据。总体规划则汇总协调各类型专项 规划、各分区开发控制规划,作为开发 控制的法定依据。  
关于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
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跟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接踵而来,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级的消费,都带给了紧张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更重的压力。 (一)大气的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发,后者更甚,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死带来的。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业:工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2、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多又集中性强,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对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3、各种喷雾剂,新增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气污染(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城市化日渐加快,相伴相生的工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迅速,这些发展就导致了更多空气污染。当污染物: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
城乡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城乡规划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和指导意义,同样也是具有综合性的规划。 这三者虽然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功能,但相互之间又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在发展建设的管理上,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城乡近期建设规划为依据。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则必须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宏观规划的目标上,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一致的。在具体的侧重点上,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所差别。 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以保护土地资源为主要目标,在宏观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进行功能划分和控制;城乡规划则侧重规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