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新旧规范的对比
在最近的工程中本人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对软土的地基处理,现就新规范和旧规范之间的不同之处做个小结,希望能在今后的工程中帮助到各位,尽快熟悉新规范,还望各位多多补充、完善。(一) 一般规定的对比1. 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这种方法更名了。新规范名曰“水泥土搅拌法”,旧规范是“深层搅拌法”2. 对采用水泥土搅拌法的土质要求进行了细化说明新规范要求“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旧规范是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3. 对水泥土搅拌法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概括新规范“可作为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防渗帷幕;大体积水泥稳定土等”,旧规范没作详细的说明,但在实际工程中利用水泥搅拌桩做防渗帷幕等工程比比皆是。 (二) 设计部分的对比1. 水泥的掺入量提高了新规范要求是“除块状加固时可用被加固湿土质量的7%~12%外,其余宜为12%~20%”旧规范则是“7%~15%”2. 对搅拌桩复合地基承
重力式挡墙与背后填土的问题
兄弟姐妹们,不知道你们在做重力式挡墙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这本书上的方法来计算重力式挡墙的稳定和应力时,即使是1、2米高的挡墙也会出现不稳或者应力大小比无法满足,除非将挡墙背后的填土重量计入才能满足(但书上是明确表明不算这部分重量的)。书上的例题把背后坡比取为1:0.7,f=0.4,但在实际情况里我们一般取1:0.4,f在0.3左右,因此实际情况下算出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不稳的或应力无法满足。不知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呢?我身边有好几个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难道书上的理论错了吗?有哪位大侠能否帮忙解答一下呢?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