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几点总结(二)
二、设计细节的问题 1、 整体计算时选取合适的结构阻尼比 根据抗震规范要求,除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1],当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进行修正,钢结构相关阻尼比选取值见表1。表1 不同结构阻尼比应用值 结构类型 阻尼比ξ 阻尼调整系数η2 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γ 直线下降调整系数段η1一般混凝土结构 0.050 1.00 0.900 0.020单层钢结构 0.050 1.00 0.900 0.02012层以下钢结构 0.035 1.13 0.922 0.02212层以上钢结构 0.020 1.32 0.950 0.024罕遇地震钢结构 0.050 1.00 0.900 0.020钢管混凝土结构 0.035~0.050 1.13~1.00 0.922~0.900 0.022~0.02
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几点总结(三)
三、设计标准的问题 1.“轻型”钢结构概念问题 近年来因“轻型门式刚架房屋”二字的出现,在许多设计人包括结构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轻(质量)钢材概念,一遇到附属建筑设施或看似不重要的结构时就 提出用“轻钢”来解决,却不注重该部分对主体结构的效应分析,事实上结构概念设计时应清楚,“轻型”实际上是指结构承受相对较轻的荷载,住宅设计中不会因 为采用钢结构而减少荷载使用标准,结构体系无论采用钢还是混凝土,构件效应分析是没有原则上区别的。 2.多高层钢结构设计区别 根据规范[1]有关条文,包括钢结构抗震调整系数,框架柱长细比,框架构件宽厚比等控制条款,均以12层作为区分点,因此可以理解为高层钢结构是指12层 以上的建筑物。高规[8]中高层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这其中包括混合结构,再参考国外部分国家高层起始高度多设在 25~30米或8至11层。
浅谈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
1 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前景 长期以来,我国因缺少钢材而对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加以限制,使建筑钢结构的使用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比重极低。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1998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11434万吨,而且每年增产300万吨,形成了钢材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为发展我国的建筑钢结构建设事业创造了极好的时机。 随着钢产量的不断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绿色环保型建筑的不断要求,钢材应用于住宅建筑主体结构是历史所趋。我国正在加速发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进程,发展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以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为基本方向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制。国家建设部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正在组织研制和开发多层轻钢结构的住宅建筑体系的结构选型,新型围护结构与隔断体系以及钢结构构件及配件,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编制相应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应用会有新的飞跃。 目前经国内广泛研究、实验分析,钢结构住宅通用体系用于民用住宅,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它住宅通用体系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自重轻,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