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些体会
我国的城市绿地质量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重视园林植物的品种选择,符合植物造景造园的发展趋势,在植物配置中要融传统园林艺术特色和时代生活内容为一体。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植物种植的生态美、艺术美和生活美。 一、生态种植 我们经常讲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植物的栽植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保存性:在远古的环境中,人类在同其他生命形式共存的条件下逐步进化。直到近代,人类具有了干扰自然平衡的能力。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不可能孤立的生存,当然也希望我们亲手创造的绿化环境能长久的保存下去。 2.观赏性:保存性和观赏性的结合,是人类企图支配和适应自然的体现。成功的园林绿地种植设计,必须是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的结果,也就是按照生态原理进行设计的结果。 3.多样性:这是生态种植的第三个要求,是在大规模范围内体现多样性。多样性是自然法则中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范围广袤的生物之间关系,可能是人类最难以驾驭的问题。众所周知,单一品种的种植是一种不良的种植方式。我们在绿地植物选择中轻视一些品种而过分青睐另外
探讨分析湖南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灵活、最生动、最丰富的题材。由于园林植物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生态习性各不相同,展叶、开花季节不同,且具有一定生态保健功能,通过植物造景,合理配置,不仅能构成绚丽多彩的立体画面,而且能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由于地区、气候、风土人情不同,不同的山水特征会有各种不同的适生植物和建园材料,它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的外貌,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 1 自然条件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南岸,地理座标为北纬23°31′~30°12′,东经117°02′~114°05′。地势西高东缓,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是丘陵,北面为洞庭湖平原,似马蹄形状地形。区内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 8~18. 5 ℃,最高月气温(7 月) 24~30 ℃,极端最高气温35~43 ℃,最低月气温(1月) 4~7 ℃,极端最低气温- 3~ - 17 ℃,年均大于10 ℃积温4 850~5 650 ℃,日照时数1 238. 7 ~ 1 868. 7 h , 年降水量
人造雾在园林造景上的应用
园林造景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甚至显著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外在形象的代表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有极大的好处的。正因为这样,现在很多城市都非常注重园林造景了。而人造雾在园林造景上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的,到底人造雾有什么特点呢? 人造雾系统 人造雾已经成为园林造景中运用广泛的艺术,一个城市越是现代化,那么园林造景工作就要做的越好。而人造雾作为园林造景中常用的技术,它在园林造景中应用广泛,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的凸显出来。使用人造雾,好处是非常多的。比如,它能够加湿空气,让空气中的尘埃不至于随处飘扬,这样就净化了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还有人造雾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带走热量,有降温效果。要是这个时候到景观区是能够降温消暑的。 由此可见,人造雾在园林造景上作用巨大,但是人造雾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如果盲目使用的话,可能没办法让景区变得赏心悦目,反而可能让景区被雾气笼罩着,以至于让人们忽视了景观原有的设计。所以,人造雾是要技巧的,要合理设计和布局,要有层次感,要能够让人第一眼就感受到景区的美。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艺术手法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著作归纳中国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历史悠久,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有不少竹子造景的成功例子,如留园的“碧梧栖凤”、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倚玉轩”以及个园的“春山”等等。然而有关竹子造景艺术手法的系统总结却寥若晨星。直到明末清初才出现了有关园林的理论著作,其中竹子造景的论述也较少,代表性著作有明代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以及清代李渔的《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等等。在陈继儒的《岩栖幽事》和《太平清话》、林有麟的《素园石谱》、屠隆的《考盘余录》和《山斋清闲供筏》、沈浮的《浮生六记》、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也有一些片断。出自天成国际景观,总结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于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关于园林设计的原则分析
浅谈关于园林设计的原则分析 城市园林设计应该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突显时代特色、增强环境感染力等。 (一)环境感染力原则在园林设计中,景观是体现意境的载体,只有将景和意进行双重结合,才能实现情景交融,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更要加强环境的育人作用的发挥,园林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场所,合理的设计能够给人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给人积极向上的朝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人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帮助。(二)凸显时代特色的原则现代园林设计中,应该要尽量融入一些现代化特色,实现清新、典雅的效果。在尺度的把握上应该要适当,不仅要满足绿化的条件,还应该要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做到简单、大方。当前社会中更崇尚简约,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色彩运用方面,应该要做到简单明快,构思上更加巧妙,最终提高人们的兴趣。
苔藓植物的园林造景应用
苔藓植物是自然界常见的植物,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属于孢子植物,是高等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植物界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苔藓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全世界共有191科、1 230多属、21 200余种。根据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苔藓植物门传统上分为苔纲(Hepaticae)和藓纲(Musci),1953年美国苔类学家休斯特(Schuster)将角苔目植物(Anthocerotales)提升为纲,从而把苔藓物门分为苔纲、藓纲和角苔纲(Anthocerotae)。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旱生苔藓如藓(Bryu ** rgenteum)、墙藓(Tortula intermedia)、紫萼藓(Grimmia pulvinate)等,湿生苔藓如毛灯藓(Rhizomnium sp.)、泽藓(Philomotis fontana)等以及水生苔藓如水藓(Fontinalis sp.)、泥炭藓(Sphagnum spp.)等。 中国是世界上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记载的有125科、572属、3 460余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