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给水生物预处理工艺
摘要: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给水生物预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工程实际应用。本文对给水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曝气系统(微孔曝气器曝气和穿孔管曝气),作了充氧性能、系统造价、运行成本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用微孔曝气器的曝气系统优于采用穿孔管的曝气系统。 关键词: 微孔曝气器 生物接触氧化池 穿孔管 充氧性能 运行成本 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引起了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同时,相应的污染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导致了饮用水水源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恶化。在给水处理领域中引入生物预处理,已成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有效手段之一。在我国,给水工程实践中常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生物预处理工艺。在该方法中,曝气系统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整个生物预处理工艺的充氧性能、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和管理操作。本文结合中试试验和工程实践对这两种不同曝气系统作了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两种曝气系统 为提高氧的利用率,生物接触氧化池宜采用气水逆向流设计。一
科利尔复合生物带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科利尔复合生物带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是依据科利尔高新生物科技技术开发的高效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科利尔复合生物带(KIC)高效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占地和能耗低等特点;特别是能保证冬季水温较低时的废水处理效果,确保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1、KIC污水处理工艺简介科利尔复合生物带高效接触氧化(简称KIC)工艺是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来的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低运行成本的新工艺。该工艺是将从自然界中能高效降解水污染物的微生物菌体分离出来,并采用专利技术,单克隆高密度三级发酵获得高密度菌粉,单克菌粉含活菌数可达数千亿个,处理污水的效率是传统活性污泥的几千至几万倍,并将这些菌附着在比表面积为50000m2/m3的专利产品——生物带上,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彻底降解。“生物带”是美国的一项专利技术,它彻底的改变了传统生物污水处理工艺中好氧工艺和厌氧工艺必须分开进行,不能同时开展的弊端,将厌氧和耗氧工艺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在生物带的一个断面上,由外及里形成了好氧、兼性厌氧和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
曝气生物滤池是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一种常见工艺,其优点是能提高普通滤池的负荷能力,强化供氧能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类型及处理工艺。 一、什么是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filter,BAF)属于生物处理的生物膜法范畴。该技术最早由法国CGE公司所属的OTV公司开发。BAF的最初形式为OTV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出的BIOCARBONE工艺,该工艺以密度大于水的膨张板岩作为生物填料,水流上进下出,气水逆向,该工艺主要用于对城市污水有机物的降解和氨氮的去除。 二、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结构: 1. BIOCARBONE生物滤池 该滤池的滤料为比重比水大的膨胀板岩或球形陶粒,结构类似于普通快滤池。经预处理的
啤酒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
啤酒废水具有良好的可生化降解性,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氧化法。鉴于啤酒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碳,而氮源含量较少,在进行传统生物氧化法处理时,因氮量远远低于BOD5:N=100:5(质量比)的要求,致使有些啤酒厂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时,如不补充氮源,则处理效果很差,甚至无法进行。在生物氧化的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如球衣细菌(俗称丝状菌)、酵母菌等虽能适应高有机碳低氮量的环境,但由于球衣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体积大,密度小,菌胶团细菌不能在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构筑物中正常生长,这也是早期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啤酒废水在进行生物氧化处理时,通常采用生物膜法,一般可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