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深度处理设备的净化效能
生物活性炭技术主要是通过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及其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来达到对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因而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同样生物锰砂技术对铁、锰离子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1~3]。本研究是首次把生物活性炭技术和生物锰砂技术集于一体,开发出小型高效的饮用水深度净化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微污染有机物和铁、锰离子,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我国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可以弥补我国在短期内无法提高城市管网水质的现状。1 试验装置和方法1.1 装置 主要装置见图1。该设备由便于观察的有机玻璃制成,直径为300mm,高为2m,内部填充了活性炭与锰砂,填充高度为0.8m,水的流量为63L/h,采用向下流式。该设备的主要优点是占地面积小、能耗小、操作简单。1.2 工程菌的固化 试验中采用马放筛选驯化的15株工程菌[4]用于活化活性炭,在富集培养后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固定到活性炭上,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锰砂上的菌种采用毛大庆筛选驯化
提供饮用水末端净化系统设备
我们公司现代理一种美国的超滤直饮水末端设备,无需要管道及加压设备!如有需要请与我联系,可发详细技术资料。我的联系方式:QQ:42661535 13391932994纯物理方式过滤,100%滤除水中微生物污染,无须再配置无效的紫外线或其他消毒设备,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净化后的含有天然矿物质的平衡净化水,在使用电开水器加热后,不会形成很难清除的硬垢,一般不结水垢,特殊情况下,可能有少量软垢,并且极易冲洗排放,不影响电加热器的效率,节能。100 % 净水产出率,工作时,不产生废水,不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目前市场上其他的净化设备,如反渗透或纳虑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大量废水,净水产出率一般为30%—50%,这对于严重缺水的北京,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净水流量大,流速快,实时在线地产出净水,随使用随过滤净化,无需储水箱,从根本上杜绝了储水设备引起的水二次污染。 适合于新建、改造的相关给水工程。
臭氧在饮用水净化行业的消毒原理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饮用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需要经过臭氧消毒净化改善饮用水品质。 臭氧在饮用水净化行业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 O )和羟基( OH ),瞬间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细菌和微生物。羟基( OH )是强氧化剂、催化剂,可使有机物发生连锁反应,反应十分迅速。羟基( OH )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单原子氧( O )也具有强氧化能力,对顽强的微生物如病毒、芽胞等有强大的杀伤力。 臭氧具有比氯消毒方法更强的氧化消毒能力,不但可以较彻底地杀菌消毒,而且可以降解水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和去除重金属离子以及多种有机物等杂质,如铁、锰、硫化物、苯、醛、有机磷、有机氯、氰化物等,还可以使水除臭脱色,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臭氧适应能力强,受水温、 PH 值影响较小。臭氧
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下面凯聚达小编讲下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任何物质都有自己固有的频率,水垢属于无机盐类,一般设备的外壳都是金属材料制作,水垢和金属材料的振荡频率不同。SLGP型电子水处理仪释放的高频振荡波对于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的水垢产生共振,即击碎剥离,由表及里,循环进行,从而达到除垢的效果。 同时,当水流经高压、高频电磁场时,水中的重碳酸盐中的钙、镁离子和各重碳酸根离子会在高压、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失去化学性、物理性和相互吸引的能力,逐渐形成晶体团沉入底部,随排污排出,从而达到防垢的目的。 水处理设备是应用在反渗透系统之后,它利用模块两端电极使水中的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进而达到水的纯化,产水电阻率可达到15--18M。而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所需的氢根及氢氧跟则来自于高压电下,由水中的解离所供给,这样就无需用酸、碱来进行再生还原。 以上就是凯聚达小编讲到的有关生活饮用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管道分质供应饮用水与纯水的区别,另求购处理设备
楼 主 实际就是工艺流程的不同,前者采用臭氧杀菌--活性炭吸附--微滤--精滤(中空纤维膜)--消毒(二氧化氯)--紫外线消毒--活化,后者采用砂滤--活性炭--精滤--RO--精滤--紫外线--活化,这两种水的差别主要在水的硬度不同,前者还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后者基本为软水,PH值前者微碱,后者微酸,前者执行标准为国家饮用净水标准,后者为国家瓶装纯净水标准。现在好象不提倡经常饮用后者了,特别是中小学生。是不是这样呢?希望各位大虾不吝赐教,特此感谢!另外,650户(一期,后面还有二期三期,上三套设备)的小区,上一套设备的价格大概多少?有厂家的希望能联系 tangshizhong@yahoo.com.cn
移动饮用水设备运用超滤膜进行深度处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来水厂多采用常规净水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对于水质良好的水源,常规水处理工艺可以提供安全合格的饮用水,然而对于有机污染较严重的水体,处理效果却不能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和超滤膜价格的降低,超滤技术已经成为饮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超滤的基本原理 超滤技术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透过性能,达到分离水中离子、分子以及某种微粒为目的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大致在0.005~1 微米之间,填补了微滤和纳滤之间空隙。国内外学者提出超滤过程实际上同时存在三方面的情形:①溶质在膜表面以及微孔壁内产生吸附;②溶质的粒径大小与膜孔径相仿,溶质在孔中停留,引起堵塞;③溶质的粒径大于膜孔径,溶质在膜表面被机械截留,实现筛分。超滤过程一般有两种方式:终端过滤和错流过滤。对浊度较低、水质较好的原水,一般采用终端过滤,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艺的能耗;对于浊度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就采用错流过滤,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污染物累积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降低过滤性能。 超滤膜的形态结构和种
生活饮用水处理系统介绍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b苯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他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农业污染,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生活污染,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