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住宅的设计趋势(上)
未来住宅的设计趋势(上) 从长期被动地适应福利分配的住房,到主动地选择住房,人们对住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对住宅功能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市场化条件下,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满足人们不同的居住需求?什么样的住宅才是理想的住宅?未来住宅设计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 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炼,我国的住宅设计已逐步从理念和概念的炒作,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层面上。未来住宅的设计向何处去,成为很多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深为关注并努力探讨的课题。讲求“性能价格比” 从福利房到商品房,冲破计划模式,设计师不再受面积的束缚,而是开始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在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切实注重人的实际需求,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如在住宅设计中,采取“动静分区”和“公私分离”的手法,开始讲求起居厅的设计。这些对提高未来住宅的设计水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随着市场的某些炒作,住宅设计中的一些作法变得很不理性。例如,有些住宅中起居厅的面积达到60~70平方米,卫生间甚至达到18平方米,空间大得令人不能接受。住宅空间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行为尺度和心理接受
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前 言 根据京政发[2000]9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本市第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00]22号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实施北京市控制大气污染第四阶段措施任务的通知,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批准的编制计划,在广泛调查研究,总结试点工程经验、并经暖通专业和供热专业专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新建筑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北京市标准。 1.1一般要求 1.1.1新建集中供暖住宅的室内系统,应按分户设置热量表的热计量方法进行设计。与此相应,宜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型式。 1.1.2应设置一户一表。具有多种套型、且套型面积相差较大的住宅,根据水力平衡或管系统布置的需要,套型面积较大时一户也可多于一表。 1.1.3室内供暖系统由供暖管道入口装置、各环路的供回水干管和各共用立管组成。 1.1.4住宅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设置单独供暖系统和热量计量装置。 1.1.5热水供暖系统最低
住宅的设计原理,你知道多少?
住宅作为我们生活、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设计、使用等方面有着它自身的原理。不知道我们论坛里有多少的建筑设计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对住宅户型设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当然,不仅仅设计师需要了解我们的设计理论,作为最终用户的你也可以提提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来描绘一下自己理想中的家是什么个样子吧。下面进行个抛砖引玉吧:我们住宅设计首先的一个原则就是功能分区:第一是动、静分区,明显客厅、餐厅、卫生间等容易产生噪声的房间,属于动区,卧室、书房等就属于静区,我们设计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吧这2类区域适当分离。那这个准则来看,我们论坛里出现过的很多户型,甚至是所谓的“经典”户型其实就并不是非常合理。其他的欢迎大家踊跃补充,无论你说的是不是有理,只要是真正表达了你的想法,都有土木币拿,呵呵。
了解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
l、建筑方案设计 1)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物理环境条件。 a.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相对湿度、日照强度、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 b.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如朝向、定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 C.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2)增强自然环境与居民的联系,建筑物作为联系居民与自然环境的中介,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居民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a.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 b.刨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 C.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居民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如设计屋顶花园。 3)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住宅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