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结构特点
一是由于截面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墙肢平面内外两个方向刚度对比相差较大,导致各向刚度不一致,其各向承载能力也有较大差异。 二是对于长柱(H/h>4)可以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控制轴压比较小时,受力明确,变形能力较好;而对短柱(H/h<4),剪切变形占有相当比例,构件变形能力下降。异形柱通常在短柱范围,且属薄壁构件,即使发生延性的弯曲形破坏,也因截面曲率较小,使弯曲变形性能有限,延性较差。 三是由于异形柱是多肢的,其剪切中心往往在平面范围之外,受力时要靠各柱肢交点处核心砼协调变形和内力,这种变形协调使各柱肢内存在相当大的翘曲应力和剪应力,而该剪应力的存在不仅使柱肢易先出现裂缝,也使各肢的核心砼处于三向剪力状态,致使异形柱较普通截面柱变形能力低,脆性破坏明显。 四是异形柱不同于矩形柱,它存在着单纯翼缘柱肢受压的情况,其延性更差。由于其受力性能的复杂,设计中必须通过可靠的计算和必要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其强度和延性。目前,异形柱结构设计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规范,仅有两部地方性法规,即广东省标准DBJ/T15-15-95和天津市标准DB29-16-98可供
剪力墙结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剪力墙结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剪力墙结构是指其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这种结构的侧移刚度大,位移小,称为刚性结构体系。 剪力墙通常是水平布局,间距小,约3 ~ 6米,所以布局不是很灵活,只适用于小工作室的高层住宅,酒店,办公楼,等等,这个结构理论上可以建几百层的民用建筑,但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地震区域一般控制在35层剪力墙结构,总在110米高,非地震区域可以适当放松。由于使用的需要,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剪力墙改为框架,形成框架支撑剪力墙结构。但该结构上部刚度与下部刚度相差较大,导致刚度突变,不利于震区建筑物。 高层重庆剪力墙模板结构中钢筋的竖向和水平分布不宜单列布置。 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超过600mm时,可采用双排配筋。大于600mm,但不大于900mm时,采用三排配筋;大于900mm时,采用四排配筋,截面厚度每增加300mm增加一排配筋。 钢筋间距不大于600mm,直径不小于6mm;在钢筋底部,约束边缘构件外的
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区别
一、受力体系不同: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而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或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同时它也承受垂直荷载,所以它既受剪力又受弯,所以称为剪力墙。 二、各自优点: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 三、各自缺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较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而影响使用。而剪力墙结构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 四、适应的建筑高度:框架结构在非地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而剪力墙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优缺点存在互补性,因此便产生另一种结构形式,即所谓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两者优点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