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6kV以下、并联补偿电力电容器安装工程。 工艺流程: 设备开箱点件→基础制作安装或框架制作安装→电容器二次搬运→电容器安装→联线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验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以下、并联补偿电力电容器安装工程。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采用吊链吊装,距离较长最好用汽车运输,运输时必须用钢丝绳固定牢固。
电力配电系统中,图纸上标的容量值一般是电容器的安装容量;由于额定电压和系统电压的不同,电力电容器的实际输出容量值会比安装容量小。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电力电容器安装容量、输出容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1)、电容器装置及电抗器各有6组,通过电缆与开关柜相连,安装过程中应动作文明,以免使设备受损变形; (2)、电容器构架应保持其应有的水平及垂直位置,固定应牢靠,油漆应完整,电容器的铭牌面向通道,并有顺序编号; (3)、电抗器各相中心线应一
本资料为:某地区电力电容器安装工艺详细文档,资料内容包括:项目文件样本说明,计算表格,详细说明等多种形式,文档符合标准,资料可靠,内容丰富,思路详细,可供参考。
电力电容器按用途可分为8种: ① 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滤波装置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
新型智能电容综合模块采用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每周波采样64点,电压电流同步采样,保证数据采集同步性,采用有限冲击滤波及滑窗FFT算法[1],大幅提高了计算精度,计算速度较以往提高了数百倍,计算结果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CRDR系列智能电容器是 0.4KV 低压配电网高效节能、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新一代无功补偿设备。它由智能测控单元,晶闸管复合开关电路,线路保护单元,一台(△型,内分两路)或一台(Y型)低压电力电容器构成。 替代常规由智能控制
近几年,我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发展迅速,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我国2014年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量10.5GW,其中分布式2.05GW,2015年上半年总装机量7.73GW,分布式1.04GW。随着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光伏并网发电与原有电网兼
大功率的整流所离不开高压并联补偿电容器,而高压电容器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电容器的故障会引起整流所的停车,甚至是停电。所以,认真做好整流所高压并联补偿电容器的保护,是整流所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尝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输电能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与效益起重要作用。要使其正常运行必须分析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本文将在以下四个方面
电力电容器分为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它们都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采用就地无功补偿,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现将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中一些问题
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是配电网络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回顾了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侧重对电容器优化投切的各种算法进行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本资料为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网状遮拦,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 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低压电容器是无功补偿中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属于无功功率补偿,是一种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
本工程电容器施工工艺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变电工程部分0102050202集合式电容器安装要求施工。
采用力电容器并联补偿电网的无功负荷,由于具有单位投资少、电能损耗小、维护简单、搬迁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采用的配置原则,大多用限定功率因数法或由经验决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经济效果却不是最合理的。 本文将从
谐波与并联电容器在低压电网中并存时,最怕的就是引发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避免谐振的措施。最常用的方法是与电容器串联一个电抗器,调谐的谐振频率低于网络中产生的最低次谐波的频率,这样,无论是串联谐振还是并联谐振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