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为垃圾焚烧发电技术95页 第一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概述 第二部分:生活垃圾产量及基本特性 第三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 第四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 第五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实例
北京鲁家山生物质能源项目是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城市固废资源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年处理量约100万吨。于2014年投入运营,是国内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之一,北京市2011年垃圾处理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本文提出了一种固定炉排炉热解焚烧系统,在对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焚烧炉主要构件包括:热解焚烧炉、热管换热器、冷却塔和布袋除尘器。运行结果显示:稳定运行时炉膛平均温度在850℃左右,二燃室平均温度在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宜采用太阳能塔灯。对于使用交流电馈电的航空标专灯,其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层的电缆,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塔顶及进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塔灯控制线及电源线的每根相线均应在机房入口处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零线应直接接地。 3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 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修订而成。
焚烧是“减容减量”经过焚烧发电后的垃圾废弃物,其重量减少80%,容量减少90%左右。不仅大大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有,也避免了由填埋而产生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本资料为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结构,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处理从50年代即已开始,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 需要对某些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以保证其 使用安全 延长使用年限或者改变使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