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D501-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本资料为:03D501-3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要达到本图集的技术目的,土建和电气施工人员彼此密切配合极为重要,为此建议在建筑和结构构件内的施工宜由土建专业施工人员,在建筑和结构构建外的施工。。。。
接闪器现场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防腐措施及锈蚀情况,查看安装是否垂直,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折断、熔化现象。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连接是否可靠以及分流情况。
【摘 要】回顾了建筑物防雷发展的历程和防雷观念更新的情况,指出现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误解,以及笔者对防雷接地和安装过电压保护器的看法。
各类建筑物上的防雷接地装置,随着日月推移和环境变化,可能出现与原设计标准不符现象,这样就会增加雷击危害。因此,必须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和定期测量,以保持防雷接地装置的保护性能。
现在智能建筑已是社会上的一种主要建筑,在其接地装置上不同于老式办公建筑和民用住宅建筑,本文对现代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类别和要求进行阐述,并提出现代智能建筑接地装置的新做法。
本工程属人员密集的住宅建筑物,经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9次/a,故本工程按第二类防窗建筑物要求设计。 建筑物的防需装置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流反击、 防闪电电涌侵入、 防接触电压、 防跨步电压 ,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络。 本资料为住宅楼建筑物
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最新的图集,欢迎下载使用。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最新的图集,欢迎下载使用。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宜爆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图中所示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大于Φ16的主钢筋通常焊接作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并向上与避雷带相接触。
(一) 避雷引下线敷设 1、 避雷引下线需要装设断接卡子或测试点的部位、数量按图施工设计,无要求时按以下规定设置: (1) 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 (2) 建、构筑物只有一组接地体时,可不做断接卡
电闪雷鸣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直到今天人们尚未完全掌握和利用它。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因为高度高,容易落雷,如果没有可靠的防雷系统,极易对建筑及建筑内的设备造成损坏或火灾,对人员造成伤害。当前,预防的方法有“抗”和“泄”两种,而现阶段
连接应采用焊接,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未掌握和利用它,还处于防范它造成危害的阶段,全世界每一年都因为雷电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筑物被雷电破坏的主要方式是直接对建筑物或构筑物发生闪击,由于雷电的巨大能量集中在闪击点,如果没有良好的泄放通道,
建筑高度为lOO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讨论了配电网接地制式与建筑物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接地网的电阻值和其结构在防雷中的作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子系统的放电过程,以及反对误导宣传的问题等。
本资料为: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接地图集,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整理和判定、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性能检测。
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PDF图集.pdf 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PDF图集.pdf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 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我国电气规范中对接地电阻值规定有许多具体要求,但国际电工标准很少提这类要求,而强调等电位联结系统阻抗的降低。就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分析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满足等电位连接条件下不必耗费人力物力为共用接地强求不大于1欧姆的接地电阻值。
本资料为:99(07)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防雷工程项目包括桩基础的焊接、柱筋引下线通长焊接及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器安装等,一直伴随着建设施工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