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桥拱圈架设节点示意方案设计图 拱圈加工时为方便运输整个拱圈分为4段利用驳船将分段拱圈运至桥位,在驳船上的临时拱胎上拼装、焊接成1/2拱圈,验收合格后准备吊装。
南昌某大桥主桥拱吊装步骤节点设计图-图一
南昌某大桥主桥拱吊装步骤节点设计图-图二
南昌某大桥主桥拱吊装步骤节点设计图-图三
南昌某大桥主桥拱吊装步骤节点设计图-图四
南昌某大桥主桥拱吊装步骤节点设计图-图五
南昌某大桥主桥拱吊装步骤节点设计图-图六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主拱肋钢管第Ⅰ(Ⅺ)和Ⅱ(Ⅹ)段下弦钢管采用φ1000×22mm钢管,其余各段均采用φ1000×20mm钢管。主拱肋钢管和缀板内都灌注混凝土,采用早强、缓凝、微膨胀50号混凝土。 拱肋底部设计水位以下、常水位以上的钢管桁架外包混凝土,增强该部分拱肋防腐能力,该部分混凝土采用50号S8级防水混凝土。 拱肋预制放样时,考虑了设置32.5cm拱顶予拱度。计入予挠度的拱轴线用五次抛物线拟合,拟合的拱轴线方程为: y = 2.26652×10-3 x2 -1.14597×10-6x3+1.93355×10-8x4+3.43585×10-13x5。 坐标原点为拱顶拱肋中心,X轴为水平方向,Y轴为竖直向下。 1.2 横向联系 两道拱肋之间设有11道横撑以保证拱肋横向稳定。其中拱顶设一道钢桁架一字形横撑,其余均为钢桁架K撑。 1.3立柱、横梁 拱上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较高的1-4号立柱钢管截面采用φ1000 x12 m m,其它立柱钢管截面采用φ800 x12 m m,钢管内均灌注早强、缓凝、微膨胀50号混凝土。对于较高的1-4号立柱之间纵桥向和横桥向均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采用φ610x12mm钢管。 横梁采用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横梁内预应力钢束分两阶段张拉,予制横梁时张拉N1号钢束2根并封锚,待横梁吊装就位、桥面板架设完毕后,再张拉N2号钢束2根并封锚。锚具均采用OVM锚具。 横梁通过预埋的钢板及竖向预应力筋和立柱连接。 1.4桥面系 主桥行车道系由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高50厘米)、8厘米厚现浇桥面混凝土组成,桥面铺装8厘米沥青混凝土。 行车道板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主桥范围不设伸缩缝,仅在主桥和引桥交界的过渡墩上设置D240伸缩缝。 1.5 拱座基础 主拱拱座为分离式扩大基础。基底应落在完整中风化砂岩上,基底基本承载力按1000Kpa设计。拱座内预埋钢管应与主拱钢管焊成整体,以利于传递拱脚截面内力。主拱基础地质资料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取用。 1.6 结构计算 主拱的整体计算采用同济大学《桥梁结构分析综合系统BSACS98》及空间分析程序Algor进行,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核。 按照施工顺序分32个阶段进行施工阶段计算,根据应力叠加法计算各构件累加,并和汽车、挂车基本可变荷载及拱座位移、温度变化等附加荷载进行组合;并按统一理论进行主要受力构件(拱肋)的承载能力验算。 汽车、挂车横向分布系数按杠杆法计算。 拱座位移分别按沉降和后移2cm计算。 温度分别按整体升温25度和整体降温25度计算。 主桥稳定计算采用空间分析程序Algor进行,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核。 2、引桥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40米跨径先简支后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 下部采用柱式桥墩,水中墩采用群桩基础,其它墩采用单排基础;0号桥台采用桩柱式台,28号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3.行车方向拱轴线(垂直于起拱线)方向的立面投影上为圆弧. 4.墩台拱脚线为水平,两侧侧墙高度,请按照表中标高控制施工. 5.桥台拱脚上方设一道伸缩缝,宽度为2至3厘米,缝内填料可用锯末.沥青,按1:1配合制成预制板,施工时将预制板嵌入;也可采用沥青砂或其它适当的材料. 6.拱上填料采用矿渣.碎砖.碎石.砂砾.卵石等. 7.在防撞墙下,两侧1/4跨径处各设一道铸铁泄水管,4道/孔. 8.浇筑帽石混凝土时,应预埋好防撞墙钢筋.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苤械街屑渚?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主拱肋钢管第Ⅰ(Ⅺ)和Ⅱ(Ⅹ)段下弦钢管采用φ1000×22mm钢管,其余各段均采用φ1000×20mm钢管。主拱肋钢管和缀板内都灌注混凝土,采用早强、缓凝、微膨胀50号混凝土。 拱肋底部设计水位以下、常水位以上的钢管桁架外包混凝土,增强该部分拱肋防腐能力,该部分混凝土采用50号S8级防水混凝土。 拱肋预制放样时,考虑了设置32.5cm拱顶予拱度。计入予挠度的拱轴线用五次抛物线拟合,拟合的拱轴线方程为: y = 2.26652×10-3 x2 -1.14597×10-6x3+1.93355×10-8x4+3.43585×10-13x5。 坐标原点为拱顶拱肋中心,X轴为水平方向,Y轴为竖直向下。 1.2 横向联系 两道拱肋之间设有11道横撑以保证拱肋横向稳定。其中拱顶设一道钢桁架一字形横撑,其余均为钢桁架K撑。 1.3立柱、横梁 拱上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较高的1-4号立柱钢管截面采用φ1000 x12 m m,其它立柱钢管截面采用φ800 x12 m m,钢管内均灌注早强、缓凝、微膨胀50号混凝土。对于较高的1-4号立柱之间纵桥向和横桥向均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采用φ610x12mm钢管。 横梁采用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横梁内预应力钢束分两阶段张拉,予制横梁时张拉N1号钢束2根并封锚,待横梁吊装就位、桥面板架设完毕后,再张拉N2号钢束2根并封锚。锚具均采用OVM锚具。 横梁通过预埋的钢板及竖向预应力筋和立柱连接。 1.4桥面系 主桥行车道系由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高50厘米)、8厘米厚现浇桥面混凝土组成,桥面铺装8厘米沥青混凝土。 行车道板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主桥范围不设伸缩缝,仅在主桥和引桥交界的过渡墩上设置D240伸缩缝。 1.5 拱座基础 主拱拱座为分离式扩大基础。基底应落在完整中风化砂岩上,基底基本承载力按1000Kpa设计。拱座内预埋钢管应与主拱钢管焊成整体,以利于传递拱脚截面内力。主拱基础地质资料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取用。 1.6 结构计算 主拱的整体计算采用同济大学《桥梁结构分析综合系统BSACS98》及空间分析程序Algor进行,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核。 按照施工顺序分32个阶段进行施工阶段计算,根据应力叠加法计算各构件累加,并和汽车、挂车基本可变荷载及拱座位移、温度变化等附加荷载进行组合;并按统一理论进行主要受力构件(拱肋)的承载能力验算。 汽车、挂车横向分布系数按杠杆法计算。 拱座位移分别按沉降和后移2cm计算。 温度分别按整体升温25度和整体降温25度计算。 主桥稳定计算采用空间分析程序Algor进行,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复核。 2、引桥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40米跨径先简支后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 下部采用柱式桥墩,水中墩采用群桩基础,其它墩采用单排基础;0号桥台采用桩柱式台,28号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
1.3.工程概况 **大桥为南昌市外环快速道上跨越赣江连接南昌市昌南、昌北城区德的特大型桥梁,东起南隔堤,西至新建县**乡东亮山(现有南昌大桥上游5.3km处),全桥长3062米,桥宽35米,按双向六车道加非机动车道标准设计。
1.1拱肋 主桥采用净跨252米钢管混凝土桁架上承式拱桥,净矢跨比为1/6.5,主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m=1.756,拱肋为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两片桁架,两桁架中到中间距16米,每片拱肋由4根φ1000mm钢管组成高5米,宽2.5米的钢管桁架,水平向由δ=12mm缀板横向连接两根主钢管。腹杆采用φ402×12mm钢管作竖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