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总体施工方案 根根试验段(DK349+765至DK359+550)施工现场情况,考虑到桥梁生产中物资供应情况、桥梁预制后运送方便,制梁场设在DK356+500处线路南侧。设置专用运梁道和线路路基进行相连,以便将梁体通过轮胎式运梁机运送到指定桥位。制梁场设生活区、预制区、半成品存放区、成品存放区四部分。
3 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3.1 设计速度:160km/h,客货共线。 3.2 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线间距5m。 3.3 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3.4 结构型式 3.4.1 桥面横向布置:(0.2m挡块宽+1.6m人行道宽+0.2m挡碴墙宽+9.5m道碴宽+0.2m挡碴墙宽+1.6m人行道宽+0.2m挡块宽),梁顶面总宽13.5m。 3.4.2 (32+3x48+32)m连续梁梁全长32.6+3x48+32.6=209.2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m;中支点梁高为4.1m,跨中梁高2.5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8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6m。
3 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3.1 设计速度:160km/h,客货共线。 3.2 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线间距5m。 3.3 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3.4 结构型式 3.4.1 桥面横向布置:(0.2m挡块宽+1.6m人行道宽+0.2m挡碴墙宽+9.5m道碴宽+0.2m挡碴墙宽+1.6m人行道宽+0.2m挡块宽),梁顶面总宽13.5m。 3.4.2(32+32+32)m连续梁梁全长32.55+32+32.55=97.1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55m;等高粱,梁高2.8m;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8m。
3 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3.1 设计速度:160km/h,客货共线。 3.2 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线间距5m。 3.3 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3.4 结构型式 3.4.1 桥面横向布置:(0.2m挡块宽+1.6m人行道宽+0.2m挡碴墙宽+9.5m道碴宽+0.2m挡碴墙宽+1.6m人行道宽+0.2m挡块宽),梁顶面总宽13.5m。 3.4.2 (32+3x48+32)m连续梁梁全长32.6+3x48+32.6=209.2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m;中支点梁高为4.1m,跨中梁高2.5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8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5.6m。
本桥最大的特点是距营业线成昆线既有线黑土厂大桥较近;而且地质构造复杂,构造作用强烈,岩性产状变化较大,岩性完整性差。主要地层人工填筑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黏土、泥岩夹砂岩等。水文地质复杂,地表水、地下水发育不均,本桥处地下水对砼有腐蚀性。
工程简介 XX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XX~XX南段与XX铁路交叉点里程(桩号):总干渠XX9+672=XX铁路XX5+324.35,渠道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斜交角41°。XX总干渠与XX铁路交叉工程设计方案为便线施工。便线范围为 XX9.823.99~XX3+139.57,长度3.32km(双线),既有铁路最大抬道高度7.73m.需要抬道改建范围:正线抬道改建范围:XX9+500~XX3+575,改建长度4.0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