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特大桥液压自爬模技术应用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上传人: 上传时间:2018-04-23 15:56:02 文档格式:doc 收藏数:0 页数: 10 评论数: 0 分类标签: 建筑设计 / 中国古建 / 仿古建筑
详细介绍 相关推荐 内容评论
详细介绍
乌江特大桥液压自爬模技术应用-图一

乌江特大桥液压自爬模技术应用-图一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相关推荐
  • 箍筋弯制特大桥承台技术交底
    箍筋弯制前按照设计半径制作相应转盘,弯起应平滑、规则、成圆形。加强箍筋接头处采用双面搭接焊,为保证焊接的有效长度,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cm,单面焊不得小于10dcm。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在垂直于箍筋整体截面的截面上预弯,使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弧线上。
  • 乌江特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乌江特大桥主墩承台长26m,宽20.5m,高5m,为整体式承台。主墩设Φ2.5桩基20根,两个主墩合计40根,地处乌江浅水滩位置,上游有沙陀电站定期蓄水放水,乌江水面起伏动荡对施工影响较大。
  • 特大桥施工技术清孔交底记录
    清孔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不变,防止由于换浆时泥浆比重的减小而坍孔; (2)清孔时泥浆取样应从桩孔的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各项指标取上、中、下部泥浆的平均值; (3)施工过程中,作业队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
  • 特大桥承台开挖及破桩头技术交底
    灌注过程应经常用测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的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同时指定专人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导管埋深控制在2~4m,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1m或大于6m。
  • 特大桥承台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用于保证钢筋固定于正常位置的预制混凝土垫块,根据它们的用途应尽量做得小些,其形状大小应为监理工程师所接受。同时,应设计得使在浇混凝土时不致倾倒。采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时,其最大集料尺寸为10毫米,强度应与邻接混凝土强度相同,并用1.6毫米直径的软退火铁丝预埋于垫块内以便与钢筋绑扎。
  • 全站仪在XX特大桥高程控制上的应用
    XX特大桥位于天津市区范围内,是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先后跨越榆关道、北环铁路、立交桥、XX;全长5370m,平均墩高14m,最大墩高20.5m;全部采用现浇梁施工。本文结合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对全站仪代替传统水准测量的探讨。
  •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乌江特大桥预支架法 绑扎预制T梁钢筋技术应用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 乌江特大桥主墩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孔内爆破)
    本文档资料为乌江特大桥主墩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孔内爆破),内容详细清晰,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下载参考使用。
  • 乌江特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方案
    乌江特大桥主墩承台长26m,宽20.5m,高5m,为整体式承台。主墩设Φ2.5桩基20根,两个主墩合计40根,地处乌江浅水滩位置,上游有沙陀电站定期蓄水放水,乌江水面起伏动荡对施工影响较大
  • BIM技术应用于武汉新港江北铁路举水河特大桥
    举水河特大桥1×96m钢桁梁跨越举水河主槽。该钢桁梁为1-96m无竖杆整体节点平行弦三角桁架下承式钢桁梁,节间长度为9.6m,桁高11.6m,设计总重量824吨(含焊缝),计划工期为145天。临时组装平台在施工现场东河堤侧搭建。钢桁梁主要构件均在1公里外的钢构厂加工组焊,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组装平台上吊装栓接。最后采用顶推法将钢桁梁从临时组装平台推至举水河主槽内的60#-61#桥墩上就位。
  • 全站仪在XX特大桥高程控制上的应用资料
    铁路特大桥和城市立交桥施工的工作面往往与给定的水准基点高差比较大,在工程测量过程中若采用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效率将很低,而且很难实施。基于此,提出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代替传统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并通过改变测量方法后探讨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可行性。
  • 呼准铁路黄河特大桥施工技术总结
    本文介绍了黄河特大桥下部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重点针对水中基础施工,包括双壁钢围堰设计、下沉,水下钻爆、清碴,钻孔平台的搭设,液化砂地层井点降水法进行承台施工,大体积变截面空心高墩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可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 大连特大桥施工技术交流总结
    此PPT为内部所用资料,总结本桥段施工方法和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交流。
  • 青弋江特大桥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青弋江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5+163.038~DK28+821.833,中心里程:DK16+992.556,全桥长23658.795m。里程DK5+163.038~DK17+629.198段,施工桥长12466.16m。承台为矩形,无切倒角、倒圆角,承台及扩大基础共计369个,总方量50391m?。本次交底是针对扩大基础,即17#、18#、28#、29#、30#、31#台子的交底。
  • 特大桥主墩承台施工安全技术专项方案
    里运河-京杭运河特大桥跨京杭运河时采用100+175+100m部分预应力矮塔斜拉桥结构,采用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体系。 24#、25#主墩位于京杭运河驳岸边,两河船流量较大,常水位9.05m,最高通航水位10.63m,目前水位9.00m。目前24#、25#主墩处已采用土袋围堰进行填筑,基本满足桩基施工需要。由于24#、25#主墩承台底高程为1.13m,单个承台结构尺寸为13.75m×17.7m×4m,其下布设4排5列共20根Φ1.5m桩基。 里运河-京杭运河特大桥跨里运河时采用40+70+44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左幅宽13.5m,为单箱单室结构,底板宽6.8m;右幅宽20m,为单箱双室结构,底板宽13.3m。主墩处梁高4m,跨中处梁高2m,梁高采用1.6次抛物线过渡,悬臂长3.35m,腹板厚0.5~0.65m,顶板厚0.28 m,底板厚0.28~0.65 m,箱梁底板保持水平、腹板竖直,横坡通过腹板高度调节。
  • 特大桥钻孔桩施工场地技术交底
    施工场地:孔位施工场在钻孔前必须“三通一平”。施工场地有条件的可将场地及通往主便道的通道用碎石或建渣填筑碾压,确保畅通无阻,以利施工机械进出;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场地积水。水、电接至孔位附近,以便作业时使用。
  • 特大桥钻进成孔砍球技术交底
    砍球后,孔内有泥浆翻出,但没有大量气泡翻出,说明砍球后混凝土没有将导管灌满,没有将管内气体完全压出;针对此种情况,可将导管提出,将泥浆泵管伸入孔底,重新清孔;
  • 特大桥冲击钻灌注桩安全技术交底
    各级质保人员各负其责,严格坚持质量标准,互通信息、及时反馈,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业务上级报告,共同把好质量关。作业队每周集中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评比,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评比,实行重奖重罚,利用经济手段以保证优良工程的实现。
  • 特大桥承台、系梁施工技术交底书
    承台模板属非承重构件,一般砼强度达2.5MPa时可拆除,对于高出地面的系梁,其底模拆除需经过同条件养生试块强度判定拆除时间,要求强度不能低于设计强度的75%。
  • 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清孔技术交底书
    清孔时注意事项:在清孔排渣前,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高出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2.0m左右,防止坍孔;清孔后,检查孔中提取的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等的平均值,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泥浆比重1.05~1.15,粘度16~22S,含砂率不大于2.5%;在灌注水下砼前应允许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柱桩不大于10cm,摩擦桩应不大于20cm,同时还应采取一切措施缩短清孔后至灌注水下砼的时间。
  • 某汉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江特大桥主桥是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上重点控制工程之一,位于既有汉江铁路桥上游1200m处,距襄十高速仙人渡公路大桥下游4000m,跨越汉江和S303省道,东岸为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杜河村,西岸为谷城县格垒嘴村、茶庵新村。
  • 某湾沟特大桥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特点,为保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特大桥的施工任务,我局抽调了较先进的机械设备,投入本工程的施工。
  • 某双线特大桥工程测量方案
    某特大桥为某南联络线上的双线特大桥,全长为2155.95m,孔跨为2-32m +2-24m +4-32m +1×24m +7×32m +2×20m +12×32m +1×20m +7×12m +2×24m +1×85m钢桁梁+1×32m +1×20m +28×33m。全桥共72个墩台,第32号墩至第37号墩为门式框架墩,采用12m的小跨简支梁上跨水泥试验厂专用线铁路,第41跨为1-85m钢桁梁,为上某而设,桥位处的104国道为双向六车道公路桥,上跨既有铁路线,本桥第41跨以1-85m的钢桁梁从跨线国道公路桥上方通过,形成相互跨越的“三层”立交。
  • 某汉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招标文件,有关设计资料,图纸施工招标补遗等各项指标
  • XXX特大桥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方案
    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工期,由XXXXX铁路客运专线第四项目部一工区承担的XXX特大桥的40-32m,1-24m简支箱梁采用贝雷支架法
  • 淄河双线特大桥钻孔桩声测管安装技术交底
    1、声测管应按照与钢筋笼相同长度分节制作,底端焊钢板进行封口,随钢筋笼入孔分节焊接,接头要用全圆式焊接,并保证顺直。分节焊接完成后的声测管要进行密封注水检测密封良好,才可平分间距绑扎在钢筋笼内侧。
  • xx特大桥承台、墩身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xxx大桥工程起点位于菏泽市吴登庙村附近,向西经菏泽市牡丹区、开发区、定陶区,桥位受线路选线控制,全桥先后跨越了东鱼河北支、广州路、京九铁路线、S259、S261、纬五路、东鱼河、规划枣菏高速。桥梁全长22km,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简支梁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桥墩,基础采用直径1.0m、1.25m、1.5m、2.0m钻孔灌注桩。
  • 特大桥旋挖钻孔桩循环架立技术交底书
    第1步: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拱部Ø42 mm超前小导管,开挖上部弧形导坑① 部: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为3~5 m,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后应及时施作① 部初期支护,即进行初喷4 cm厚混凝土,挂钢筋网,架设钢架,施作大拱脚系统支护,并在钢架拱脚底部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钻设系统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一般0.6 m左右。
  • 立交特大桥工程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
    采用单管注浆工艺,直接将注浆管插入锚杆孔底,开始注浆后反复将注浆管向孔底送,使砂浆将孔内多余的水挤压出孔外,随后边注浆边拔出注浆管,准备插杆。
  • 特大桥钻孔桩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交底
    依照此方法,至孔内泥浆比重各项指标满足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孔内泥浆需满足以下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清孔后泥浆满足各项指标后,应继续向孔内注入同比重的泥浆,直至在孔内拼装钢筋笼时方可停止。
  • 特大桥承台基坑开挖技术交底
    挖孔出土在距孔口5米以外倾倒 ,挖孔达到设计孔底标高再向下超挖10 cm后,对孔底表面松渣、淤泥、沉淀软层应清理干净,并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封底。
  • 特大桥桩基施工护筒埋设技术交底
    护筒埋设:护筒用10mm厚钢板制成,筒径比桩径大200~400mm左右。采用人工挖土埋设,其四周夯填粘土,护筒顶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以上,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护筒安放好后,用吊锤球法对其倾斜度进行检查,要求不大于1%。 ④钻孔泥浆:在开钻前,选择和备足良好的粘土(优先采用膨润土)供造浆使用,为了提高泥浆的粘度和胶体率,可通过试验在泥浆中投入适量的添加剂,并保证护筒内泥浆顶标高始终高于筒外水位或地下水位至少2.0m以上。
  • 新白沙坨长江大桥钢桁梁solidworks模型三维内容包括上下弦杆、平联、横联、制动架、桥面系、桥门、腹杆。按照设计施工图纸1:1进行放样绘制,内容包括A1-A3节间内所有构件...
  • 三环立交双线特大桥仿真分析
    对56m的铁路系杆拱梁做车桥耦合动力分析计算。系杆拱桥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结构总体刚度较小,其动力性能特别是列车通过桥梁时车辆与桥跨结构的动力耦合作用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列车的安全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适性。针对有代表性的列车进行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是桥跨结构动力计算分析必须完成的内容之一。
  • 某工程特大桥便桥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便桥设计及结构形式 1 1.3水文地质情况 1 1.4 便桥基本数据 2 1.5 施工平面布置 2 二、编制依据 3 2.1规范 3 2.2编制原则 4 三、施工组织及计划 4 3.1施工进度计划 4 3.2组织机构及人员计划 4 3.3材料计划 5 3.4 设备进场计划 6 四、施工方案 7 4.1便桥安装流程 7 4.2武进港便桥施工方法 7 五、安全组织保障 9 5.1安全管理目标 9 5.2组织保证措施 9 5.3安全技术交底 10 六、武进港便桥施工危险性分析及保证措施 11 6.1危险性分析 11 6.2较大危险源清单 14 七、安全预防措施 15 7.1较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15 7.2 其他安全预防措施 18 7.3相关管理措施 19 八、应急预案 20 8.1机构与职责 20 8.2应急资源 22 8.3应急响应 23 8.4现场恢复 24 8.5事故应急措施 24 九、计算书 26 9.1计算说明 26 9.2基本参数 26 9.3主梁弯矩、剪力计算 28 9.4桥梁上部横梁承载力验算 30 9.5桥梁上部纵梁验算 32 9.6钢管桩入土深度计算 33 9.7桥台基础验算 34 十.相关证书 35 武进大道(礼毛路—无锡交界)建设工程项目 武进港大桥便桥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武进港大桥跨越武进港河,武进港河位于K4+505处,现状为七级航道,规划为Ⅴ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为3.063m,现有水面宽55米、最深水深为4.5米,水位标高为1.41m,航道中心与路线设计线交角为90°。为满足施工要求,在武进港河新建1座便桥,便桥位于武进港河塘门桥下游550米处(塘门桥净空5.5m),便桥设计净空5.6m(按实测时水位标高)、长度60m、通航孔净宽22m,以便于标段施工全过程施工机械及人员的通行要求。 1.2便桥设计及结构形式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便桥位于K4+505处(与主桥中心相同),便桥中心线到武进港大桥设计中心线29米(位于线路右侧),桥台两头设置2%的纵坡。 (2)结合现场情况,确定桥梁形式,跨径2*9m+1*24m+2*9m,钢便桥全长60m,桥面净宽4米。 (3)便桥桥墩基础采用8根外径Φ325钢管桩(管壁厚=6mm),横向每排4根(中心间距=1米和3.67米);纵向2根(中心间距=1米)。河中墩桩长20米,入土深度12米。打桩时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钢管桩的施工质量;每一桥墩处的钢管桩顶部放置35cm*35cm厚8mm的钢板桩帽,桩帽顶面采用28#双拼工字钢形成横梁;横梁顶面两侧分别布置两片间距45 cm贝雷梁,上下弦杆加强,之间用连接片联结,贝雷片(3m)上设置间距为1.5米双拼横向27a#工字钢,上面采用10#工字钢作为纵梁,后满铺10*10方木,桥面板采用1.4cm厚钢板,钢板宽为1米,设置在车行道位置。本便桥设置单向行车。 1.3水文地质情况 1.3.1地质情况 ①填土:杂色,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上部夹植物根茎。层厚0.6~2.95米,平均厚1.54米,层底标高为4.22~-1.00。场地均有分布。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含少量有机质成分,有臭味,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2.5~11.9米,平均厚6.34米,层底标高为-1.3~-11.6m。高压塑性,场地局部分布。 ③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8~7.3米,平均厚4.37米,层底标高为-8~17.37m。中压缩性,场地局部分布。 1.3.2水文情况 ①实测当前的水位的标高为1.41米。 ②武进港河河口宽55m,河水的深度为约4.5米。 ③武进港河上游550m处塘门桥净空5.5m。 1.4 便桥基本数据 技术参数名称 数据或规格 钢便桥长度 60.0m 钢便桥净宽度 4m 钢便桥净高 5.6m(当前水位以上) 基础形式 Φ325mm钢管(外径) 主梁形式及构造 双排单层装配式贝雷片钢桥(上下加强) 桥面形式 14mm钢面板 钢管入土深度 12m 1.5 施工平面布置 武进港大桥便桥施工平面布置图 武进港大桥便桥示意图 二、编制依据 2.1规范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393号令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493号令 4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 5 《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1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14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 2013年版 15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11-7月份发布 16 《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常州市交通质监站,2012.9 17 武进大道(礼毛路—无锡交界)建设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8 武进大道(礼毛路—无锡交界)建设工程设计图纸 2.2编制原则 (1)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本项目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有序可控,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2)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管理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满足于本项目质量,安全目标的需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 (3)推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做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 三、施工组织及计划
  • 某湾沟特大桥施工设计方案
    某大桥位于西果园以南约2 公里的某,中心里程为K12+112.5, 为跨深沟而设。 某大桥采用64+115+64m 的连续刚构桥,下部为双薄壁墩,钻孔 桩基础;兰州岸引桥上部为5 孔30m 连续箱梁,临洮岸为3 孔30m 连续箱梁,下部为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主引桥之间设空心薄壁过 渡墩。
  • 特大桥阻尼器布置及安装图

    注:阻尼器具体设置位置及规格见《K182+901.6拖乌河一号特大桥(右幅)阻尼器安装示意图》。阻尼器设置:伸缩缝每侧设置1、3、5号梁各自设置,全桥共48个。    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    2、本阻尼器设置在桥梁墩台伸缩缝处,具体设置在:桥墩盖梁与主梁间,桥墩两侧1、3、5号梁各设置1个阻尼器;在桥台帽梁与主梁间1、3、5号梁各设置1个阻尼器。    3、工地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摩擦系数≥0.55。    4、阻尼器安装应保证水平,最大倾斜角不得大于3度。    5、阻尼器锚块、螺栓孔及位置根据最终定货的产品核实确定……共计2张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