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要求 本工程建筑面积大、工程量大、混凝土需用量多,且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其中基础底板厚度1000㎜,从混凝土质量控制角度讲,本工程底板、楼板、外墙混凝土同时具有大体积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的特性,柱混凝土具有高强和大体积的特性,整个工程混凝土用量大,应按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和技术保障。为此,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主要应作好如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1)、作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预拌混凝土性能、质量控制。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控制混凝土的早期温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泌水性、减少气泡含量、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主要是塑性收缩和自收缩)裂缝和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徐变,确保混凝土在满足“清水结构”的特殊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满足国家现行规范对抗渗、高强、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和设计文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选用材料,确保满足工程要求; (3)作好对商品混凝土厂家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和混凝土进场的技术要求控制和质量验收; 2)、作好混凝土成型过程的技术方案设计和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全过程按方案、技术要求实施和质量标准验收。 3)、针对混凝土施工的不同环境条件和特殊季节特征,调整混凝土技术要求: (1)、施工根据工程总体部署及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大部分基础底板和管廊、行李通道等部分结构墙、板结构进入冬期施工阶段,应根据冬期的不同阶段气温特点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作好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并采取适当的保温养护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2)本工程B2、B1层结构将进入夏季施工阶段,为此应根据夏季炎热的气温特点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度,重点作好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