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位于XX县XX镇XX村西南向,起止桩号为K13+475~K13+680,隧道全长205m,最大埋深为34m,本隧道设计为连拱隧道,进出洞口均为削竹式洞门。进口里程K13+475,其中K13+475~K13+490 计17m段设计为10m洞门和5m明洞,明暗交接里程:K13+490;K13+488~K13+530和K13+625~K13+667段为超前大管棚段。该隧道区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坡积土层;下伏基岩为晚侏罗纪南园组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第四系坡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分布于山体表面,厚度较小。粉质粘土:该地层在隧道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坡面、洼地内,在隧道进口端厚度较大,作为隧道洞口仰坡土体,易产生冲刷破坏,水土流失。全风化凝灰熔岩:该地层在隧道内均有分布,厚度不均,遇水软化、崩解。作为洞口仰坡岩体,在水的冲刷侵蚀下容易产生坡面变形破坏,形成浅层滑塌。强风化凝灰熔岩:该层在隧道内均有分布,厚度较大,风化岩为半岩半土状及碎石状,具有极密实砂和碎石、角砾的性质。作为隧道围岩,自稳能力差,水浸后极易加剧松散破坏:作为洞口仰坡岩体,容易在水的冲刷侵蚀下产生坡面变形破坏,形成浅层滑坡。在不受水冲刷侵蚀作用下,该层边坡稳定性较好。中风化凝灰熔岩:该层围岩是隧道主要围岩,岩体破坏至较完整,随着埋深的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根据该岩层饱和抗压强度试验,标准值为94.0MPa,属于坚硬岩;Kv=0.23~0.38;根据钻孔采取的岩芯观察,岩石裂隙发育或较发育。该层属于自稳性较差的围岩。
[福建]隧道工程中隔墙施工方案(中铁建)-图一
[福建]隧道工程中隔墙施工方案(中铁建)-图二
[福建]隧道工程中隔墙施工方案(中铁建)-图三
[福建]隧道工程中隔墙施工方案(中铁建)-图四
[福建]隧道工程中隔墙施工方案(中铁建)-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