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主要由大气降水直接补给,以渗流方式排向河谷。隧道预测涌水量89.8m3/d, 地下水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小,施工时有滴水现象。 隧道进出口段地形较缓,自然斜坡稳定,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洞口边坡工程地质情况较好,边坡基本稳定。由于洞口段为全~强风化闪长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结构松散,施工开挖时容易产生掉快、小型崩塌现象,同时在开挖过程中,洞口上部覆盖的薄层残坡积亚粘土亦会产生局部滑塌,对洞口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开挖后应及时支护。 隧址区属丘陵地貌,地形整体上呈浑圆状,两侧沟谷较开阔,海拔高程501~547m,相对高差约79m,左右线两座隧道最大埋深52.97m。隧道右线进口、左线出口处自然坡度22~27°,隧道左线进口、右线出口处自然坡度29°。 地层岩性以下第三系沉积的砾岩及加里东期侵入闪长岩为主,上部覆盖有薄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基岩分化层较厚,裂隙发育。 隧址区处月河中~新生代山间断陷盆地,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 不良地质:本隧道左线洞身段(ZK188+910~970左10~26米)上部有一小型浅层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滑坡长度59.4m,宽度34.4m,体积1192m3。滑移面为浅层土体与下部基岩的接触面,滑体为亚粘土,厚度2.0~3.8m,在最不利因素影响下会沿滑面产生滑动后顺沟远离隧道,对隧道工程施工无影响。
柳树沟某隧道施工方案-图一
柳树沟某隧道施工方案-图二
柳树沟某隧道施工方案-图三
柳树沟某隧道施工方案-图四
柳树沟某隧道施工方案-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