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预应力砼基本理论和动力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预应力对刚度的影响,进行了无粘结预应力动力有限元的程序设计。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动力性能,运用所编程序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编制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在简支梁动力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
基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动力有限元程序设计-图一
基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动力有限元程序设计-图二
基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动力有限元程序设计-图三
基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动力有限元程序设计-图四
一、设计资料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不含横梁、人行道和栏杆)的设计计算。 (一)计算跨径及主要尺寸 主梁跨径40m,主梁的主要尺寸如表1所示。 此次设计任务书选择的是净-7(1)型。 (三)荷载 汽车:汽车—20级 挂车:挂—100 人群荷载:3kN/m2 栏杆:每侧1.52kN/m 人行道:3.6kN/m 桥面铺装采用底层为25号混凝土,缘石边处厚4cm,横坡1.5%,面层采用4cm等厚沥青混凝土。 (四)主要材料及工艺 1.混凝土:主梁用50号,人行道、栏行、桥面均25号。 2.预应力纲丝束:采用符合YB255—54标准的冷拔碳素圆钢丝,单丝直径5mm,每束由24丝组成。 3.普通钢筋:凡直径大于或等于12毫米者用Ⅱ级钢筋,直径小于12毫米者一律用Ⅰ级钢筋。 4.钢板:制作支座垫板,锚头下支承垫板等均用A3碳素钢。主梁间的联接用16Mn低合金结构钢。 5.材料容重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P.16表2.21采用。钢材特性及基本数据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1.2、2.1.3、2.2.1~2.2.3、5.2.21、5.2.22、5.2.24、5.2.25、5.3.1各条。 6.工艺:后张法,24ф5钢制锥形锚具,直径50mm抽拔橡胶管,80吨三作用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