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桥墩桩柱160 180钢筋数量表-图一
二、标准规模: 本桥面宽12.30m,两边设人行道和绿化带,设计荷载汽20,挂100,桥跨(与河道正交)为6+8+6=20m,中跨梁底标高为5.70m(85国标,下同),行车道铺装层均厚为15cm。
1.设计标准:设计荷载标准为城-B级;桥面净空:净7+2x1.5m;双车道,正交。 2.结构类型:上部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空心板,下部采用柱式排架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摩擦桩。 3.桥址确定:根据河道平面图和规划断面,结合现有河道和桥的位置,为使桥梁与现有道路顺接,选定桥中心线两岸坐标为:(x=45785.94,y=69438.27)及(x=45784.16,y=69402.95)。 4.高程确定:干流段在该桥位处设计河底高程为96.03m,设计百年洪水位为99.58m,两岸地面高程分别为101.51m及100.17m,百年水位不控制桥面标高,因此确定桥面高程为101.51m。 5.桥长确定:结合规划河道断面确定桥长为30m,共计三跨,每跨10m。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三、技术标准 1、桥梁跨径: 20米 2、桥梁斜度:0°、5°、10°、15°、20°、25°、30°、35°、40°、45° 3、桥面宽度:2×净-12.0米(用于路基宽度28米) 4、汽车荷载:公路-I级 5、设计环境条件-I类 6、台后填土内摩擦角δ=35°,容重τ=19KN/立方米 1、墩台型式 本套通用图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根据台高和施工方法的不同,设计有桩柱式台和肋式台,基础设计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均采用双柱,对于桥台,斜度小于30°时,采用双柱(双肋)式桥台;斜度大于等于30°时,采用三柱(或三肋)式桥台。桥台高度大于4米时可采用肋式台;高度在4米以下时可选择桩柱式台。
桥梁设计图:桩柱钢筋构造图.预制板上部一般布置图.预应力张拉端和固定端大样.预应力梁施工大样图.预应力连续空心板一般构造图.小桥布置图.小桥布置图(轻型、重力).箱梁模板构造图.现浇板上部一般布置图.轻型桥台布置图.轻型墩布置图.连续空心板一般构造图.连续空心板横向一般构造图.肋板式桥台一般构造图.简支空心板一般构造图.简支空心板底板钢筋构造图,盖梁钢筋构造图.耳墙钢筋构造图.墩台身钢筋构造图.墩帽钢筋构造图.薄壁台布置图.薄壁墩布置图.U型台一般布置图.
设计技术标准 1). 主桥桥宽:4m(人行道)+5m(慢车道)+4m(分隔带)+16m(快车道)+4m(分隔带)+5m(慢车道)+4m(人行道)=42m; 2). 设计荷载:城-B级;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执行; 3). 设计纵、横坡:桥面竖曲线R=3000米; 纵坡2.5%; 双向横坡:1.7%; 4). 航道标准:六级航道,设计水位3.80米(黄海高程); 5). 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 6). 桥面铺装:8cm沥青混凝土; 7). 过桥管线:设计时考虑各种通讯管线过桥(人行道板下);
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