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⑶ 碾压基本工艺 ① 根据画好的碾压路线实行振动碾压,施工人员指挥,按预定遍数进行。碾子必须在场外起振,达到正常运转之后,方可驶入试验场内,进出场一个循环按振动碾压两遍计,振动碾采用前进后退全振方法碾压作业,错位采用前进法。碾迹重叠控制在50cm,行车速度不大于2km/h。 ② 测量沉陷观测点高程,与压前相应点高程之差即为碾压沉陷值(压缩量),振动碾压开始后既进行测量,每振碾2遍后测量对应点的沉降量。 ③ 终碾后,用环刀法测定密度。对挖出的土料测定含水率检测。 ④ 刨毛作业:在碾压完毕后,下一层填筑前对上一层填筑表面进行刨毛处理,刨毛采用反铲履带在填筑层面上反复行走进行刨毛。对填筑面进料运输线路上散落的松土、杂物以及车辆行驶、人工践踏、内平台形成的干硬光面,在铺土前彻底清除,并洒水湿润。 ⑤ 回填试坑,将试坑挖出试料全部均匀回填原坑,并碾压密实。 ⑷ 检测基本工艺 ① 沉陷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测点网格2m×2m,精度±1mm。 ② 含水率测定:采用酒精燃烧法,连续烧3次,精确至0.01g。 ③ 密度测定:采用环刀法,环刀基本参数应符合GB/T15406-2007规定,精确至0.01g/cm3。 ④ 层间结合测定: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上下层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等,并作记录。
内容简介 沂水河渠道倒虹吸主要建筑物由进口至出口依次为:进口渐变段、进口检修闸、管身段、出口控制闸和出口渐变段组成。工程总体布置详述如下: a) 倒虹吸进口渐变段及检修闸室段 进口渐变段,桩号为总干渠设计桩号SH(3)119+955.1~SH(3)119+995.1长40m,该段采用底板与侧墙分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两侧采用直线扭曲面,边坡系数由2变为0,即渐变段始端为护坡,末端采用半重力式挡土墙,墙总高12.980m。底板宽由21.5m变为31.4m;底部通过坡降与进口闸底板相连,底部始端高程117.351m,末端高程114.72m,底板厚0.6m,后接进口检修闸,一级马道高程126.50m。翼墙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分4段浇筑,每段10m。为防止渐变段不均匀沉降,挡土墙后回填部分10%水泥土,渐变段底板厚0.6m,C20钢筋混凝土。底板与两岸翼墙、进口检修闸、渠道以及底板分缝之间设一道止水。为防止人畜掉入,在进口渐变段一级马道临水侧设防护栏杆。 倒虹吸进口检修闸室为一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室段顺水流方向长15m,闸室桩号为总干渠设计桩号SH(3)119+995.1~SH(3)120+010.1。闸室共4孔,分为两联,一联2孔,两联中间设2cm宽沉陷缝,左右岸对称布置。闸室单孔净宽7.0m,闸底板厚度为2.2m,垂直水流方向宽度为39.4m。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经闸室稳定计算,闸底板自边墩外沿向外延伸5m。闸室边墩,顶部宽度1.5m,底部宽度2.5m,闸中墩厚度1.8m,缝墩为1.4m,闸墩高度13.98m。闸室底板与墩墙为整体式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闸室距离闸底板前沿9.5m处设检修闸门,检修门槽上部墩顶设工作桥及检修便桥,检修桥面平闸墩顶,工作桥顶高程126.50m。闸室上设交通桥、检修桥及排架,均采用C30砼浇筑。进口检修闸设平板钢闸门,起吊设备为台车。闸室左右两侧设窄深式检修门库。 b) 管身段 接进口检修闸为倒虹吸管身段,设计桩号为总干渠设计桩号SH(3)120+010.1~SH(3)120+282.1。管身水平投影总长272m。管身段由进口斜坡段、管身水平段和出口斜坡段组成,共18节,每节之间设2cm沉陷缝,以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陷及温度变化等引起的管身伸缩。管身进、出口段斜坡坡率为1:5.2。因倒虹吸管的中隔墙、缝墙与进、出口闸的中墩、缝墩厚度不一致,为保证进、出口水流顺畅,倒虹吸管身进、出口段均作连接段。倒虹吸管身进口斜坡段、出口斜坡段底部设有厚10cm的C10素砼垫层;倒虹吸管身水平段设有厚10cm的C10素砼垫层和厚20cm的碎石垫层,以改善地基应力分布,沟通倒虹上下游地下水,方便施工等。 倒虹吸管身横向共2孔,分为两联,一联由2孔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左右对称布置,两联中间设2cm宽沉陷缝。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倒虹吸孔径取为7.0m×6.9m(宽×高)。倒虹吸边墙厚度采用1.3m,中墙厚1.2m,缝墙1.3m,底板厚1.3m,顶板厚1.3m,为解决应力集中问题,在倒虹吸顶、底板与边墙及中墙交接部位设置0.6m×0.6m贴角。为尽量减少水头损失,在倒虹吸进出口及倒虹斜管与平管交接部位采用圆弧连接。为防止人及牲畜掉入倒虹吸,设计倒虹进出口胸墙顶同进出口闸墩顶平齐,胸墙顶设置栏杆。倒虹吸管身段及进出口胸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